刘海玲代表说,由于我国的奶牛业规模化生产刚刚起步,中小型奶牛场受基础条件、发展环境、资金等诸多因素的制约,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: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,中小型奶牛场的市场竞争力还很弱;受奶业环境影响较大,中小型奶牛场的总体规模逐年减小;在奶产业中地位低下,中小型奶牛场的合理利益无法保障;饲养成本呈增高趋势,中小型奶牛场的盈利空间越来越小。
建议国家加大扶持力度,在中小型奶牛场提质增效上实现突破。针对中小型奶牛场生产力水平较低的现状,建议国家充分发挥政府投入资金“四两拨千斤”的作用,通过“牧场投入为主、国家投入引导、信贷合力支农”的融资方式和实行政府贷款贴息等政策,激活牧场主资本;引导他们在基础设施、生产设备、环保设施等方面进行升级改造,增加中小型奶牛场的硬软件实力和科技含量。
建议国家实行政策补贴,引导农民投资集资兴建中小型奶牛场。针对中小型奶牛场总体规模逐年减小的问题,建议通过国家相关部门研究出台鲜奶价格补贴或奖励、牧场生产补贴或奖励等政策,拓展奶牛业的盈利空间。
建议支持奶农合资办厂,推进奶农和乳品企业利益一体化进程。国家相关部门应制定和出台相应的条例和规范,降低乳制品加工企业的准入门槛,给予缓冲空间,实行政策倾斜,利用好现有国有资源,为奶农合资或入股办厂营造较为宽松的发展环境。